这些标语广告太“上头”! “土味”宣传凭啥火出圈?
提醒民众小心陷入诈骗“套路”、呼吁大家加强防疫积极打疫苗……这些严肃“大事儿”的宣传,居然能让人直呼“上头”?
是的,你没听错!
这些“土味”宣传,太厉害了!一听上头,立竿见影!
一、“土味”宣传,屡试不爽
此前,湖南邵阳的一个反诈宣传片成功“洗脑”了网友,片中出神入化的剧情和铿锵有力的口号让网友久久不能忘怀:
“太上头了!”
“广告词太好记了,立马转发给爸妈!”
“反诈骗高质量产品!”
……
▲视频来源于”邵阳广播电视台“微信公众号。
在全国多地开展12到17周岁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过程中,四川泸州响应政策号召推出的宣传片也“出圈”了,同样也是因为,它太土了!
“好消息!特大好消息!12—17岁小哥哥小姐姐免费接种新冠疫苗!“
“不要998 不要98 新冠疫苗不收费!佩戴口罩!效果更佳!”
▲视频来源于”泸州市人民医院“微信公众号。
一批类似的硬核“土味”防疫宣传标语也传遍互联网: “不集会,莫串门,疫病传播不认人 ”“新冠没有特效药,烟酒抗毒是谣言”……
“返乡离乡要报告,疫情防控很重要;出门必须戴口罩,人多不去凑热闹……”朗朗上口的方言版《山阳镇防控十点注意事项》由江苏扬州宝应县山阳镇春光村主任助理吉玮和同事们自编而成,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。
二、“土味”出圈:接地气,满满的回忆
为啥这回偏偏大喇叭、方言、绕口令火了呢?
一来,接地气,话糙理不糙。
反诈骗、防疫等工作的宣传向来不缺严肃严谨的官方话语体系,而若能通过接地气、喜闻乐见的方式,把大道理讲得通俗易懂、深入人心,宣传效果可以事半功倍。
比如说,当“竹板儿这么一打”的时候,天津老百姓可就来劲了。2020年初,艺人阎永利创作了3分钟《做好防疫筑平安》,采用天津快板的形式向天津民众普及了防疫知识:“今年春节,可不像往年。新型冠状病毒来宣战。这场战争虽然没有硝烟,可医护人员全身装备如同上前线……那位阿姨说了,那亲情怎么办?我想去看三舅母到二姨家转转。我可跟您说啊,各位听我劝……”
▲视频来源于腾讯视频。
同样在天津,李少杰创作的快板书《抗击疫情做防范》也广受好评。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快板,传唱度高,朗朗上口,寓教于乐,一听即“洗脑”,老百姓怎么也忘不了!
二来,新颖,巧妙,满满的回忆。
土味宣传本身承载着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。
在电脑技术还远没有现在发达、广告制作技艺还远没有当今精湛的时候,街头巷尾、电视电脑上的宣传靠的就是这样赫然醒目、工整对仗的大字广告和重复不断、色彩绚丽的视频广告。
如今“土味”文化的“复兴”一反现代广告业常态,给年轻人带来新颖的视觉和听觉冲击,也重新唤起了年长一辈的回忆,给人以亲切感,怪不得有网友评论 “一听就是满满的回忆呀!”
在邵阳的反诈“土味”视频里,“你还在思念屏幕外的网恋女友吗?你还在梦想刷单致富吗?你还在相信低投资高回报吗?骗局、骗局,通通是骗局!”这一串连环排比就巧妙借鉴了过去的广告形式,列举了网络诈骗中常出现的骗局。这波操作“高,实在是高”!
三、把握娱乐尺度,为“土”而“土”不可取
但与此同时,也有一些批评声音指出,“土味”宣传的娱乐化消解了事件的严肃性。这一道警钟再次指向宣传的时宜性与尺度的问题。
“土味”宣传的不恰当使用会对宣传效果带来负面影响。如迪奥2018年在微博发布的一则推广新上市的“马鞍包”的宣传短片,由当时的一名网红担任主角,全程慢镜头录制,被网友吐槽“土味太浓”,“像淘宝网红风格”。虽然其“土”的程度远远不及当下“土味”宣传,但在网友们看来,由于拍摄水准欠佳,制作成本低廉,与迪奥的高端品牌定位和大众的期待不符,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品牌形象和消费者身份认同。
又如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一些“土味”视频,仅仅为了博得流量、攻占下沉市场,为“土”而“土”,既无新意,又无内容,并不值得专业媒体宣传学习效仿。
“相比现代化的社会动员手段,标语在今天更像是一种全民性的文艺创作,可以让民众在自我教育、自我表达中实现防疫宣传。”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林玮接受采访时曾一语中的,点出了标语蕴含的深意。
诚然,无论是在疫情防控、谨防诈骗抑或其他宣传中,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都要放在第一位,在坚持这个大前提的情况下,再把“创作自由”留给民间,充分发挥广大民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,让“土味”文化健康发展。
策划:谈笑
作者:韦雨惟 谈笑
编辑:宋怡霄
图片来源于网络
推荐阅读: